发布日期:2025-04-17 08:05:54 阅读(249)
参加测试的运动员必须符合普通高中招生所规定的条件,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报名:
1.初中阶段获得排球项目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者;
2.初中阶段参加全国性排球比赛取得前十二名;
3.初中阶段在省级中学生排球比赛中获前八名的主力队员;
4.初中阶段在市级排球比赛中获前三名的主力运动员(参赛队四队取前两名、三队以下取第一名);
补充说明:男女排省内跨市域招生,只面向非自由人位置,要求男子身高185cm以上(包含185cm),女子身高175cm以上(包含175cm)。男子身高>195cm,女子身高>181cm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。
采用"三阶递进式"考核模型:
A[初试-身体素质] --> B[复试-专项技能]
B --> C[终试-实战对抗]
C --> D[综合评定]
1. 身体素质测试(40%)
(15%)形态指标:身高:(裸脚测量,男≥185cm、女≥175cm)+指趾间距
打分标准:男子:185cm--0分,每增加1cm,+0.8分,≥195cm,满分。女子:175cm--0分,每增加1cm,+0.8分,≥181cm,满分。
指趾间距:男子240cm--0分,每增加1cm,+0.2分,≥250cm,满分。女子220cm--0分,每增加1cm,+0.2分,≥230cm,满分。
脊柱发育正常,无发育不良现象(俗称“鸡胸”,监考人员通过手触摸检查,初定是否正常);外观四肢修长,肩廓平整,下身长>上身长;扁平足、髋部过大直接淘汰。
- (15%)机能测试:助跑摸高(男≥3.10m/女≥2.85m)
不限制单双脚起跳,热身后,每人两次测试跳,取最好成绩。
男子≥315cm为满分,每厘米1分,300cm为0分。
女子≥285cm为满分,每厘米1分,270cm为0分。
- (10%)素质测试:立定跳远(男≥2.60m/女≥2.20m);36米网下移动
立定跳远:男子≥260cm为满分,每厘米0.25分,240cm为0分。女子≥220cm为满分,每厘米0.25分,180cm为0分。
36米网下移动,排球场地3米线至中线:1)前后移动两趟(向前双手触中线,向后脚出3米线),2)左右移动两趟(左右手触摸线),3)跑至对方场地3米线摸线后转身冲回本方3米线。两次取最好成绩。成绩按名次排列,第一名5分,依次递减0.5分。
2. 专项技术测试(40%)
- (5%)发球:10次发球(直线5次、斜线5次)测试人员站在端线发球区内一侧,同方向为直线,侧方向为斜线
如图所示,发球落点要在限制区内,进攻限制线以外,正式测试前,可进行三次试发,直线3分,每球0.6分,斜线2分,每球0.4分。
- (10%)垫球:向上垫球高于地面2.5m,3m*3m区域内,连续15次为满分,≥15次,为满分,<15次,每少一次,-1.5分;每人可进行三次试垫,取最好成绩。
- (5%)扣球:4号位直线/斜线命中率(各5次)
如图所示
注:扣球击球时,手要有包裹球的动作,扣球时,球不合适情况下,在未跳起的情况下,可以把球接住,不计次数。
- (20%)战术意识:模拟比赛场景决策反应测试
3. 实战能力评估(20%)
- (5%)分组对抗赛观察、位置技术运用
- (15%)团队配合意识、临场应变能力;心理素质测评、心态压力
具体分值由监考人员根据学生现场表现予以评定打分。
采用《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》量化指标,制定九级评分制:
90-100分: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
80-89分:具备省级比赛主力水平
70-79分:具有良好发展潜力
60-69分:基本素质达标
1. 按总分排序录取,总分相同者优先顺序:
- 实战能力分→专项技术分→身体素质分→文化课成绩
2. 建立递补名单制度(正选3人+备选2人)。
3. 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,接受社会监督。
1. 测试全程录像备案,重要环节双机位拍摄。
2. 使用电子计时、测距设备,数据实时公示。
3. 制定应急预案:
- 设备故障:预备两套测试器材。
- 突发伤病:现场配备AED除颤仪。